主页 > 古代历史 > > 正文

寇准威胁宋朝使者,仅用一句话,为宋朝省了七十万岁币

发布时间:2020-12-11 10:36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对于割地赔款、和亲纳贡,在大多情况下会被人诟病,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就算是汉唐也曾多次用和亲来维系和平,面对困境,适当地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公元1004年,萧太后、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契丹铁骑,以灭国之势扑向宋朝。由于开封缺

对于割地赔款、和亲纳贡,在大多情况下会被人诟病,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就算是汉唐也曾多次用和亲来维系和平,面对困境,适当地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公元1004年,萧太后、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契丹铁骑,以灭国之势扑向宋朝。由于开封缺乏天险,幽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里,所以宋朝人需要在国境线陈列重兵,以保证后方都城的安危。  

首先,战事在威虏军打响,魏能、石普领兵抵御,挫败辽军兵峰,可是辽军并不恋战,随即攻向北平砦,再次被大将田敏所败。之后便是保州、王超的定州大营,尽管辽军一路受挫,但他们却一直在向宋朝的心腹挺近。  

史料记载“魏能、石普等帅兵御之,能败其先锋。又攻北平寨,为田敏等所拒。东趋保州,攻城不克。”  

换个角度看,辽军二十万大军就好比钢炼洪流,即便宋军的边防军很坚挺,也无法阻止辽军前进的脚步。终于,战报传到了宋廷,传到了时任宰相的寇准耳中。  

一、辽军压境,宋真宗要跑,寇准强硬劝亲征  

这天晚间,加急军报来了五次,寇准却压住不报,第二天,宋真宗赵恒才得知消息。在执政初期,赵恒还是很有些手腕的,他接收的是他爹赵光义的烂摊子,但宋朝的国力却在逐步恢复。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宋真宗没有亲历过战争,尤其是这种大兵团的覆国之战。  

面对辽国二十万大军,赵恒害怕了,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他能保护我们,也可能将我们击倒,作为一国的皇帝陛下,如果他都害怕了,他的大臣和百姓该如何是好?  

见到皇帝表现出恐惧,大臣们也打起了退堂鼓,宋朝君臣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贯如此,关键时刻,寇准站了出来,呵斥了这帮大臣,并对皇帝道:“如果陛下想要逃避,臣见不到陛下,那么国家大事也就完了,请陛下亲征澶州!”  

在宋廷慌乱之时,辽军攻向了瀛洲城,随着辽军铁蹄的逼近,笼罩在宋朝君臣心中的阴霾更为浓重。历朝历代,从来不乏逃跑主义者,而宋真宗身边就有两位,一位叫王钦若,一位叫陈尧叟。  

王钦若劝皇帝去金陵,因为那里是他的老家,陈尧叟的老家在蜀川,所以他劝皇帝去成都。一时间赵恒也拿不定主意,他问寇准该去哪里避难。可见赵恒的心已经乱了,为了保命,他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他想做只鸵鸟,缩回那厚实的羽毛中间。  

  

寇准的回应十分强硬“哪个家伙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其罪当斩,如果陛下亲征,敌军自然会退却,我们出奇兵进攻敌人疲惫之师,必然可以获胜,如果陛下放弃都城,逃到楚蜀之地,那么天下离心,国家还能保全吗?”在左思右想之后,赵恒还是决定豁出去,御驾亲征。  

二、宋军顽强抵抗,令辽军付出惨烈代价  

在宋廷商议之际,在瀛州城下正在进行一场旷世决战,面对二十万大军,知州李延渥组织城内军民抵抗。瀛洲城并非军砦,城中守军数量很有限,可是在辽军昼夜不停、大型攻城器械的扫荡下,瀛洲城岿然不动。  

史料记载“逾十数日,多所杀伤。辽太后亲鼓众急击,矢集城上如蝟,死者三万馀人,伤者倍之,竟弗能克,乃退。”  

在瀛洲军民的坚守下,辽军付出了惨烈的代价,瀛洲城下尸骨累累,辽军死亡超过三万人,伤者无数,无可奈何萧太后命令停止进攻。这是辽军出兵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原本二十万大军,现在也就剩下个十四五万,当然,在随后的战役中,辽军还会继续减员。  

在寇准的操作下,赵恒还是来到了澶州城头,而辽军在消耗大量有生力量后,也到达了澶州。见到皇帝的黄龙旗,宋军士气大阵,欢呼声传到几十里外,辽军被惊得面面相觑。  

为了压制住宋军的气势,辽军派出数千精骑,在寇准的指挥下,宋军迎头痛击,杀死辽军大半,双方对垒的优劣很明显,辽军已经深入宋境,但其孤立无援,加之宋军士气正旺,一旦发生决战,辽军失败的几率很大。  

在随后的战役中,辽军祸不单行,主帅萧挞凛被床子弩爆头,这回辽军真可谓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萧太后派人向宋朝求和。  

三、曹利用出使辽军,寇准变身黑道大哥  

和谈、结盟此类事宜,最对宋朝皇帝胃口,所以真宗赵恒很想答应。当时的情况,辽军前有宋军大队人马,后有王超十几万的定州大营,加之田敏、杨延昭等猛将,可谓前有狼后有虎,是腹背受敌。  

辽国人不糊涂,而寇准也想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可是毕竟皇帝想和谈,且寇准由于做事较为极端,人群中也传出寇准想要夺权自重的谣言,迫于压力,一向猖狂的寇准也只得妥协。  

尽管萧太后很尴尬,但她作为辽国人的领袖,绝对不能认怂,一时间辽国仍旧在要求割地,割地和赔款明显不是一回事,土地那是国家的根本,岂能拱手让人?但赔钱就不同了,还有个商量的余地。  

此时的宋人还有些骨气,割地事宜被真宗严词拒绝。可是再继续打谁也打不动了,随后宋廷派出曹利用作为使者,去跟辽国人讨价还价,目的就是用最少的钱,换来停战与和平。  

为何宋人占了上风,还要给辽国人赔钱?一方面,辽国人的确做了让步,毕竟辽军所处的境地十分危险,另一方面,赵恒真的不喜欢战争,他想继续回家做他的安生皇帝,所以赔点钱也算不上什么。  

赵恒给曹利用的上限是一百万,此时压力最大的就是这位曹大人,他可是代表着皇帝,代表着宋朝。曹利用刚刚见完皇帝,就被寇准揪了过来,寇准阴狠狠地说:“虽然你有皇帝的许诺,但我告诉你,如果超过三十万,我要你的命!”  

寇准在皇帝那里强硬不起来,但他可以欺负欺负小小的曹利用。即便曹利用之后成为宋廷高官,但此时面对大宰相寇准,他也只得言听计从。  

曹利用也真可谓是个人物,一人之力深入虎穴,面对辽国人的无理要求,态度十分强硬。辽国人继续索要关南土地,就是世宗柴荣打下的那片领地。曹利用回道:“子盍为契丹熟计,使契丹用子言,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非国利也。”  

意思就是,要想继续打,我们就奉陪,结果对你们可能不利啊!看威胁不奏效,辽国人也认怂了,随即同意收钱了事。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宋朝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从此互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当弟弟,宋真宗当大哥。  

  

和平协议达成,百余年的和平岁月终于到来。寇准用一句话,为宋朝省了七十万两,寇准的目的或许是为国家省点钱,或许他更希望事情谈崩,毕竟当时的情况对宋军十分有利,一旦宋军取胜,不仅仅是干掉辽国这几十万人,甚至还能收回幽云十六州。  

巨大的功业就败在眼前,但他寇准无法实现,当然了,皇帝的命令是无法违背的。宋辽双方签订盟约,也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保住了无数家庭,对此寇准应该也是欣慰的。  

正是因为宋朝君臣、军民的不懈努力,这纸旷世盟约才得以生效。有人骂宋真宗软弱,有人骂宋军太怂,但实际上,真正有权力评价这纸盟约的人,只有当时的军民百姓,战乱与和平哪个更受欢迎,这点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四》、《宋史·列传第四十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