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代历史 > > 正文

晚清重臣李鸿章,如何一分为二看待他的功过是非?

发布时间:2021-03-24 11:07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中学学历的时候,对李鸿章这个晚清历史人物真的是一丝好感也没有,为他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他对日本人的步步退让,为他不能代领当时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让当时的中国人成为了屈辱的代名词。 只是后来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后,眼光

    中学学历的时候,对李鸿章这个晚清历史人物真的是一丝好感也没有,为他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他对日本人的步步退让,为他不能代领当时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让当时的中国人成为了屈辱的代名词。

    只是后来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后,眼光也从孩子的视角转为成人的视角,其实能够发现,李鸿章真的只是生不逢时啊!他最大的错处就是他出生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晚清朝廷。

   

    一、少年时也曾意气风发的李鸿章

    李鸿章少年时就很有文学,他的父亲李文安在京城当官,所以家里情况十分不错。十七岁考中了秀才,二十岁选为庐州府学优贡,后来在京城当官的父亲催他进京,准备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于是在清道光年间,公元1843年,当时只有20岁的李鸿章进京赶考,一旦考中即是举人,而且还是一个将将二十弱冠的少年举人,这会是一件很难得得事情。

    才高气傲的他,路上写下“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的诗句,从这句诗里面,我们很容易就看出少年时期的李鸿章是怀着怎样的少年英气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功名抱负,可谓是跃然纸上,甚至还认为自己在这个年纪成名还是太晚,于是又有了“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的遗憾。

    20岁的李鸿章,尽管还年轻,但是却能从他的诗中看出他是一个多么有抱负的人,豪气当比当年豪放派的苏东坡。

    只可惜,以清政府当时的情况,即便李鸿章有再大的报复,也注定难以实现。一心报国,但最后未必就能救国。于是,他成为了很多人眼中那个“误国”甚至是“卖国”的家伙。

   

    二、中年时期的李鸿章,功过对半

    李鸿章到了位极人臣的时候,面对当时的清政府,可以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来形容了。

    当时西方国家经过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而中国虽然经过了鸦片战争的打击,但是大清几百年的固有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当时的清政府却还奉自己为“天朝上国”,做着“万朝来贺”的春秋美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不管是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上来看,都没有一件拿的出手的东西。

    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趋向两极的原因就要从他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开始,这也是将李鸿章的一生都钉在了耻辱柱上的一个条约。所以,我们对李鸿章的功过评析也是从甲午中日战争作为一个终结点和起点。

   

    1、在1894年之前,为了拯救当时的清政府,李鸿章做了哪些事情呢?

    李鸿章的前半生颇为波澜壮阔,政治上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镇压过捻军起义和回民起义,在军事上参与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使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政权稍微变得稳固了一些。

    学过历史的每个人都知道洋务运动和李鸿章有着莫大的关系。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一场向西方学习技艺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李鸿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立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等;

    他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这些工厂进一步瓦解了中国几千多年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刺激了早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他创办了新式学校,并且派遣留学生远渡重洋出国深造,这些留学生学成归来之后返回祖国,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其中就有造出之字形铁路的詹天佑,此外还兴办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以及科技方面的人才,这些都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对当时缺少人才的中国可谓是雪中送炭。

    这是他的功。

   

    虽说洋务运动开展了,但是因为清王朝顽固派的阻挠,加上兴办洋务的主要目的在于“自强”和“求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又几乎是从无到有,因此发展十分缓慢,等到李鸿章逐渐年老,加上清政府主事的又变得不积极配合,洋务运动几乎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来继续主持。

    最后事实证明,即便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花费了很多的心力,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的原因在于,他始终只是一项被封建王朝体制束缚住的运动,只能缓解燃眉之急,真正遇到大事情的时候就不堪一击。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战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惨败为洋务运动划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北洋舰队几乎可以说是李鸿章苦心经营的一支新式舰队,但是和装备更精讲的日本相比,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战斗力不高,军备不强大,几乎可以说是在以卵击石,即便水师中有像邓世昌这样的好男儿,战败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再加上李鸿章在这场战役中因为没看透外国人的丑恶嘴脸,所以一直将停战的希望寄托在外国人手中,理所当然的,人家肯定鹬蚌相争收鱼翁之利啊,不然从中占点便宜也行啊,他们当然不会帮忙了;

    在被迫应战之后,李鸿章又总想着要保存北洋水师的实力,退无可退,被动挨打,处于更加劣势的境地中,这就好像一个人去参加唱歌比赛,想把唱的最好的一首歌留到决赛,最后没想到初赛就被刷了,好歌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2、接下来的事件中,成就了一个颇为争议的李鸿章。

    甲午中日战争过后,清王朝几乎看见了中外之间力量的悬殊,这可能使清政府和李鸿章产生了更加惧外的心绪,所以接下来在对外交往中,始终保持一副“打落牙齿往自己肚子里咽”的尴尬状态。

    在外交方面,李鸿章几乎是充当清政府的外交部发言人,因为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于是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又理所当然地被当成清政府的代言人和日本交涉。1901年与日本签订《辛丑条约》时,国人大骂他是“误国者”,而签《辛丑条约》不久,李鸿章也因为身体原因不久就死在了自己家中。

    梁启超在知道了李鸿章去世后给他写了一部长达六万字的传记,总的评价来说,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这样一个人:“要而论之......以遗后人之志。”

    有才气无学识,有阅历无血性,这大概是在说李鸿章缺乏远见,缺乏铁血手腕,所以洋务运动才能这么轻易破产,清政府只能一退再退,民众只能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吧!

    但是,李鸿章说到底只是当时清王朝的大臣,并不是可以决定一切的拍板人,换成任何其他人坐在他那个位子上也未必就能做的比他好。就算有一个人能做的比他好,那他还能带着清王朝再由衰转盛吗?腐败的朝廷仅仅凭着一个人是拯救不了的。

   

    总结:

    人生对半分,李鸿章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仍然希望每个人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都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的功与过,毕竟人无完人,名人也不能保证他一辈子不犯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