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代历史 > > 正文

历史不会告诉你,公元前221年,秦国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发布时间:2021-08-23 18:19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秦王嬴政先后翦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史称秦始皇。从此四海一统,车同轨,书同文,秦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但是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公元前221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秦王嬴政先后翦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史称“秦始皇”。从此四海一统,车同轨,书同文,秦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是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公元前221年,还有一个周室诸侯国存在,并延续到了秦国灭亡前夕的公元前209年,立国共计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时间最长的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国

    01

    这个在史书中不起眼的国家,就是卫国。卫国在战国时期沦落为小国,饱受欺凌,毫不起眼,但这个国家是典型的人才输出型国家,孔子的学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子贡就是卫国人,还有法家代表人物改革家商鞅,军事家吴起,秦国丞相吕不韦,刺客聂政、荆轲……这些都是卫国人,有人才而不能用,教育的再成功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这不能不说是卫国的悲哀,也是人才的悲哀。

    卫国本是西周始封的王族诸侯,立国便是公爵之国,疆域在黄河中段最肥沃的地方。卫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姬封,是周武王的九个杰出兄弟之一。卫国的首都刚开始在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后来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直到春秋时期孔夫子游说列国,卫国依然是春秋十二大国之一。孔夫子那令人尴尬的“子见南子”的故事,便发生在卫国。然而,国家久盛必衰,自从进入战国,卫国便江河日下了。到第十五代国君时,卫国自贬爵位,做了“侯”国。齐国灭宋后,卫国害怕,第十七代国君再次自贬,做了“君”国。从此战战兢兢,苟延残喘。

   

    卫国

    02

    西周立国之初的分封有一个特点,同姓宗室诸侯封地位置大多土地比较肥沃,交通便利,文化繁盛的地方,异姓诸侯多分封在边远蛮荒之地,这原本是好意,但是同姓诸侯封地先天优势巨大导致他们缺少开疆拓土的雄心,膏腴之地多处于中原又使他们丧失了拓展的空间,几百年之后,强大的战国七雄除了燕国已经没有周王室的原封同姓诸侯了。

    卫国不是大诸侯,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的始封国君与初始臣民称得上“水火共舞”。周武王克商之后,殷商族群虽亡国而几欲复仇复辟,殷纣王之子武庚与周室监管势力管叔、蔡叔部联结叛乱。周武王之后摄政的周公旦,平定这场大叛乱后,将殷商族群分而治之:残存的殷商王族,聚迁于宋地,以殷纣王的庶兄微子为国君,封成了宋国,以彰显周王室存续殷商社稷的宽仁大德;残存的殷商臣民族群,则聚迁到黄河中段的濮阳地带,被限定在已经成为废墟的故都朝歌地带居住,以周武王九弟康叔为国君,封成了卫国。卫国由于聚集了殷商臣民,虽然以周王族为国君,却始终弥漫着浓郁的殷商国风。所以,卫国是“名周实商”。

    殷商庶民多以商旅为传统生计,邦国兴亡的爱恨情仇渐渐抚平之后,又开始了实实在在的生计奔波,卫国渐渐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在整个西周时期,卫国都是小邦土地而大邦财货,商贾发达,民生殷实,堪称实际上的大诸侯国。春秋时期,卫国依然是富庶大邦,其“桑间濮上”的开化民风,一时成为春秋之世极有魅力的文明风华旗帜。

   

    春秋

    03

    后来,戎狄大举入侵中原。公元前660年,戎狄攻卫,卫军大败,朝歌被占,国君卫懿公死于战乱,“国人”仅有七百三十人泅渡濮水逃生。幸得齐宋两国援助,卫国立了新君,将帝丘东南大河岸边的曹城(今山东定陶)做了临时都城。流民纷纷归来,终于有了五千人众。从此,卫国沦落成小邦诸侯。

    三十多年后,戎狄势力退却,卫国将都城迁回帝丘,殷商后裔们又回到快乐的桑间濮上。

    一直到了战国的刀兵大争之世,卫国才渐渐衰落萎缩。

   

    战国

    衰落的不只卫国,在战国时期,一大批西周老诸侯国与洛阳王室的周天子一道,都进入了风烛残年之期。但是它们对时代变局的应对方法却大不相同。总结来说,有五种类型。

    其一,燕国式:得地利之便,整军固守,拓边扩地而进入“战国”行列。

    其二,齐国、晋国式:地广人众,新地主与士人崛起,庙堂高层恪守王道旧制而不思变革,终于被新贵们推翻替代,晋国成了魏赵韩三国,姜氏的齐国成了田氏的齐国。

    其三,宋国式:对先祖(殷商)功业念念不忘,不思变革而只图名号惊人,执意称王图霸而遭列强瓜分灭亡。

    其四,陈国、杞国式:既非王族诸侯,却又赖大圣贤祖先之名(陈国以舜帝后裔得封,杞国以大禹后裔得封)不思进取,逐渐被列国蚕食灭亡。

    最后一类,洛阳天子、鲁国、卫国式:此三国都是正宗的西周王族血统,天子王族不用多说,鲁国君是周公之后,卫国君是周武王弟康叔之后。进入战国之世,这三国都是执意恪守祖先旧制,丝毫不思变革,国中始终一片死寂波澜不惊。其间,鲁国虽有新士人新地主崛起之征兆,但也只是死水微澜而已,迅速沉寂了下去。三国之君主,也是一色的无为守成,小心翼翼地不开罪任何强国,甚事不做,守到几时算几时。抱着这样的态度,卫国最终苟延残喘到了秦二世统治末年。

    04

    那么秦王嬴政横扫六合,虎视天下,为何单单留下一个苟延残喘的卫国呢?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虑。

    自夏商周三代有“国”伊始,战胜国对待先朝遗民的治理方式大体经历了两个过程:最先是封先朝遗族为自治诸侯,后来则是保留封地而取消治权。这一过程的演变,是血淋淋地复辟与反复辟较量的结果。三代更替,商灭夏,周灭商,初期都曾经尊奉先朝遗族,许其在祖先发祥地立国自治,也就是允许其作为一个有治权的诸侯存在。自治诸侯意味着几乎是完全意义上的军政治权,只要不反叛,只要向天子纳贡称臣,中央王室对自治诸侯几乎没有干涉。新战胜国之意图,重心是要通过保留并尊崇先朝王族,使天下庶民信服本朝之王道仁德,从而心悦诚服地臣服于新王朝。

    然而,事实却总是与期望相反。先朝遗族一旦作为治权诸侯存在,便千方百计地图谋复辟旧时王制,最终每每酿成颠覆新政权的祸根。最先尝到苦果的,恰恰是力倡王道德化的周王室。周人自诩德治天下,灭商后非但准许殷商遗族原居故地做自治诸侯,还分别将神农氏、黄帝、尧、舜、禹等“圣王”的后裔部族,一律封为自治诸侯。仅仅过了两三年,周武王刚刚病逝,殷商遗民首领武庚立即策动了大规模叛乱,非但联结了几乎所有的“圣王”遗族诸侯与东方夷人部族大举叛周,且匪夷所思地鼓动了周室王族中的反叛势力一起反周,其声势之大,差点儿淹没了这个新王朝。靠着雄谋远略的周公的全力运筹,周王朝才终于平定了这场以殷商遗民诸侯为根基的大叛乱。

    惨烈的教训使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先朝王族,复辟祖先旧制的愿望几乎是永远难以磨灭的;若不能将先朝王族后裔与其赖以生存的遗民分开治理,有治权的旧王族便随时有能力发动复辟战争。自诩德治的周王室终于醒悟,重新确立了一种新的诸侯制度:以周王族做遗民聚居地的诸侯国君,以周室礼法治理殷商遗民,如此便有了以周武王少弟康叔为诸侯国君,而实际“收殷余民”的卫国;先朝王族后裔的祭祀地虽保留“诸侯”名义,先朝遗民却最大限度地迁徙到前一诸侯国,如此便有了重新选择的殷商王族后裔微子启的宋国。殷商遗民与殷商王族后裔从此脱节,分为两个诸侯国。

   

    秦始皇

    自此开始以至战国,形成了另一种传统:大国灭亡,其遗民聚居地至多只能做无治权诸侯国;小国灭亡,遗民则直接划入战胜国郡县,不再保留遗民封地。卫国从商鞅时期就开始抱紧秦国大腿,唯秦国马首是瞻,指东向东,指西向西,从没二话,再加上卫国国小势微,对秦国没有威胁,又有保留封国的历史传统,作为心胸开阔的一代雄主,嬴政待卫国便宽容了许多。

    除此之外,还有现实的考量。秦国灭魏之后,中原动荡。韩国被灭后,旧韩世族蛊惑人心举兵作乱。有鉴于此,秦王嬴政采纳了丞相王绾提出的方略:效法周公平定管蔡之乱,保留些许有德政之名的小封国,以为旧王族贵胄之出路楷模,从而化解老世族的亡国仇恨,对复辟变乱釜底抽薪。这则方略最终被秦王书命概括为十六字长策:“法王并举,镇抚并行,安定中原,以消复辟。”法指法治,王指王道。基于这一策略,秦国在中原保留并承认了素有王道德政之名的卫国。卫国,是以周室王族统辖殷商遗民的特异老诸侯。保留卫国,在于卫国最能彰显秦国承袭、弘扬华夏文明传统的国策。当然,卫国还出了两个对秦国强盛贡献巨大的治国巨匠:商鞅、吕不韦,保留并承认卫国的继续存在,或许也有对二人感激的因素。

    卫国已消散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但它已经存在的足够久了。物极必反,物盛而衰是自然的规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逃得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不必感伤,最后我想说的是“国虽小,忘战必危,国虽大,好战必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