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民生 > > 正文

拒绝哈佛留校北大人称韦神,每天只吃馒头火爆网络,到底有多厉害(3)

发布时间:2021-06-15 10:03 来源: 点击: 0000 次 字体:   |    |  
6月2日北大开始回应关于韦东奕走红的事件,北大方面的回应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青年学者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 北大的丁教授亦称:我认识韦东奕已经很久了,大家称他是韦神。可能大家会说韦东奕生活之中是不是那一种呆

    

    6月2日北大开始回应关于韦东奕走红的事件,北大方面的回应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青年学者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

    北大的丁教授亦称:我认识韦东奕已经很久了,大家称他是韦神。可能大家会说韦东奕生活之中是不是那一种呆子不会照顾生活的人,但其实不是。

    丁教授说韦东奕其实在生活之中与大家都一样,也是十分的普通,但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生活之中的韦东奕什么都正常,与普通人一样,但只有数学不正常,他的数学太完美了。

    丁教授还表示说韦东奕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与普通人一样吃普通的饭菜,只是他在生活之中不会刻意的在意一些除了数学之外的事情,他完全正常,不像别人所猜测的那种生活不能自理,他只是会忽略掉生活之中的一些细节,把时间放到了数学学术研究上面。

    是啊,韦东奕绝对是正常的,可是在我们大众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的眼里来看却不正常了。
     

    为什么呢?主要是关注点不同,认知不同,格局不同。

    韦东奕关注的不是生活物质的喜好,而是对知识的不断进去,对科研技术的精益求进;而我们普通人关注的则是钱财的多寡,衣饰的华美,世故的人情,自我的取舍。以世俗的喜好来感观国之奉献者,这如何是一个等级?

    最后丁教授用孔子的话评价韦东奕:“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看到了一个刚毅木纳的人,孔子说,这样子的人更接近于世上最简单最好的人。

    前几天袁隆平院士的离开令无数国人为之潸然泪下,袁爷爷离开了,那么还会有像袁爷爷这样的人吗?有,韦东奕就是。国家的强大依靠的不是光鲜亮丽的歌手明星,而正是韦东奕这样默默无闻的科学人才。

    这应该是一个属于科学的时代,得科研人才者得天下。我们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就需要多些像韦东奕这样“简单”的人。

    韦东奕之所以被封为“韦神”,一是他拒绝哈佛大学的邀请,选择留在北大。

    为什么这说?我们知道,在此前北大有四位数学天才,张伟、恽之玮、朱歆文、许晨阳,他们却都选择了留美未归。

    张伟在北大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出国深造,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却并没回国发展。他先是去哈佛担任讲师,随后又去了哥伦比亚担任助教,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

    恽之玮也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天才,在北大毕业之后就被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邀请,他毫不犹豫的就出国选择继续深造。

    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和张伟一样也没有回国,而是先后在美国各大高校任教,最终成为了麻省理工数学系的教授。

    朱歆文和前两位的发展也差不多,出国深造之后,先后在哈佛任教后又去了美国西北大学任教。

    唯独许晨阳的选择和其他三位所有不同,北大毕业之后的他和张伟他们一样出国深造。

    但有所不同的是,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国际上有不少知名大学都给他抛出了橄榄枝,用各种优渥的待遇,试图挽留住这位天才少年,可是许晨阳却果断拒绝了,直接回到了母校北大任教。

    因为接触过世界前沿的学术,所以许晨阳回国之后怀着满腔热血,想要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没想到在国内任教六年之后,许晨阳又愤然离开了祖国,接受了美国麻省理工的邀请。至此,北大的四位数学天才都去往了美国。

    其中最可惜的是许晨阳,这位天才在美国学成后回归北大,但在六年后再次离开,并留下了三句话,句句发人深省:一是学术造假严重,造假成本太低;二是学风浮躁,做学问是为了发财,为了出名,甚至为了升官;三是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大都在如何使用经费上花时间,年轻学者在申请经费上花时间,一边花不完,一边没得花。

    但仅因为这些问题,他就离开也确实有点牵强。

    所以说韦东奕与此四位数学天才相比,形象自然就要高大许多,更接乎于“神”。
    

    但是,在我们大众眼里,更大程度上把韦东奕封为“神”,还是因为他不修边幅的外表,简单的生活方式,不善表达的言辞,与他非常显赫的经历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让我们瞬间感觉惊奇,有种奇货可居的感觉。但是,这样就被“封神”,是否有点为时过早。

    一位在北大上学的同学说,其实韦东奕在学校里并不出名,但是作为“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的数学科学学院中的一员,里面每一个人的简历拿出来,都够媒体“炒作”几天的。

    “封神”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获得数学届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中国人获得此奖,只有两个华裔获得过,也就是丘成桐和陶哲轩。

    作为一个“奥数大国”,中国为何出不了菲尔兹奖?

    这是因为奥数比赛和高考一样,是一种“解题能力”训练,只是奥赛比高考更复杂,套路更多更深,这种教育选拔出来的是解题家;而菲尔兹奖获得者是发现问题的人,是研究者。

    这就好比潜水,数学研究是凭借勇气,潜入水底,探究未知的深海世界;而数学奥赛则是游泳,泳姿再优美,速度再快,也无法潜到海底。

    韦东奕师从数学家田刚教授,他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流体力学中的PDE问题、随机矩阵等问题,这是数学中非常难的问题,据说爱因斯坦劝退儿子研究流体力学,因为这非常困难。韦东奕在上学期间,有4篇论文发表在顶级杂志CPAM上,足以看出韦东奕的学术研究能力。

    可以说,韦东奕是最接近“菲尔兹奖”的中国人,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超凡脱俗的认知,让他更接近于成功。

    一心只扑在学术研究的韦东奕,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是因为一段随机采访的视频被大众认知。或许,韦东奕本身并不想以此来出名。

    但是既然已经出现,我们就要对这位数学天才多些宽容,多些理解,毕竟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请把我们真正的尊重放在心里,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为我们中华的大地再描绘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声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本站也不负内容真实性--- 新闻头条 责任编辑:linxing洛峰
打印文章